![]()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性别:女
毕业院校:香港科技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人员
所在单位: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入职时间:2023-08-01
办公地点:清水河校区六号科研楼B330
曾获荣誉:信息显示大会SID青年领袖奖
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优秀青年学者奖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2023 年度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液晶拓扑光子学实验室负责人,中国物理学会终身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之“非经典信息科学”学术带头人之一。2013年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获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多个荣誉),2020 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师从郭海成教授(国际显示领域泰斗,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院士)和范智勇教授(香港青年科学院创院院士)。随后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原子光学物理全美第一)的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于 2023 年加入电子科大,围绕微纳光子学拓和扑物理学等学科,展开了包括液晶拓扑超结构、新型拓扑光物作用、光子/粒子的拓扑操控、液晶拓扑孤子以及智能显示技术等研究,致力于发展新型微纳光学器件,探索其在光芯片、光能源和高密度信息存储等方 向的应用。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在 Nat. Mater.、Phys. Rev. X、Nano Energy、ACS Nano、Adv. Opt. Mater. 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以及旗舰会议上发表文章30 余篇。2025年获评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优秀青年学者”;2023 年荣获显示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的SID大会“青年领袖”奖(全球仅 8 人)。多次获液晶光子学相关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最佳海报奖”,持有美国/中国专利 8 项。担任 SID 学会未来之星委员,以及 OSA、AIP、ACS 和Cell Press 旗下 8 个权威期刊审稿人。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例如面上项目等)和校级基金的支持。
液晶拓扑光子学实验室(Lab of Liquid Crystal Topological Photonics)成立于2023年,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液晶拓扑超结构、拓扑结构与光相互作用、光孤子轨迹操控、粒子组装与光操控、液晶弹性体与仿生体、新型结构色与显示。现有博士后两名,博士生两名,硕士生4名,科研助理1名,本科生1名。目前课题组同时开展基础和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国际平台宽阔,长期与香港科技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卢布尔雅那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多个海内外高校紧密合作与交流。课题组学术氛围自由、浓厚,研究方向以兴趣为主要导向。由于课题组研究涉及物理、光电子学和拓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优秀的你不要太拘泥于专业背景啊(先不要拘泥,不要过分拘泥于专业,重要事情说三遍呀!!)。我们团队长期欢迎各位志同道合、愿吃苦耐劳的研究人员一同加入,共同营造有创新力和活力的科研团队。
代表工作:(*corresponding author, †co-first author)
1. Cuiling Meng, Jin-Sheng Wu, Ivan I. Smalyukh, Topological Steering of Light by Nematic Vortices and Analogy to Cosmic Strings, Nat. Mater. 2023, 22, 64-72. (IF = 47.646)
该工作基于研发的光响应液晶微区自组装技术,构建了以涡旋拓扑结构为特色的软光子超结构,领域内率先实现了光孤子束空间360度旋转传输,对称分裂等丰富轨迹行为,在虚拟现实显示、光隐身技术、光子集成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获中国光学、DeepTech等多家主流科技媒体的争相专题报道与采访:“该工作为软光子学开拓了一个极具前沿性的研究方向”。
2. Cuiling Meng, Jin-Sheng Wu, Ziga Kos, Jorn Dunkel, Cristiano Nisoli, Ivan I. Smalyukh, Emergent dimer-model topological order and quasi-particle excitations in liquid crystals: combinatorial vortex lattices. Phys. Rev. X 2025, accepted. (IF=15.76)
该工作创新性将物理中两种看似不同的拓扑学观点联系了起来:以液晶中的拓扑缺陷作为可控制的构筑单元来创建一种“叠加态”液晶拓扑晶格。该晶格具有可重写和多重简并等特性,具有在微米尺度下存储巨量信息的潜力,同时通过激光诱导下的“拓扑手术”来演示信息移动、信息存储和执行逻辑运算的基本能力,表现出完全不同于传统量子概念的经典拓扑序。
3. Jiaqi Wang†, Cuiling Meng†, Chun-Ta Wang†, Chia-Hua Liu, Yong-Hsiang Chang, Cheng-Chang Li, Heng-Yi Tseng, Hoi-Sing Kwok, Yunlong Zi, A Fully Self-powered, Ultra-stable Cholesteric Smart Window Triggered by Instantaneous Mechanical Stimuli, Nano Energy 2021, 85, 105976. (IF = 19.069)
4. Jiaqi Wang†, Cuiling Meng†, Man-Chun Tseng, Shu-Tuen Tang, Hoi-Sing Kwok, Yunlong Zi, Normally Transparent Tribo-induced Smart Window, ACS Nano 2020, 14(3), 3630-3639. (IF = 18.027)
5. Cuiling Meng*, Man-Chun Tseng, Shu-Tuen Tang, Chenxiang Zhao, Hoi-Sing Kwok, Normally Transparent Smart Window with Haze Enhancement via Inhomogeneous Alignment Surface, Liq. Cryst. 2018, 46 (3), 484-491. (IF = 3.512)
该系列代表工作3&4&5等通过利用光控条件下可重构的液晶分布场,优化液晶场的驱动电压模式以匹配纳米摩擦发电特性,实现了完全自供能的绿色化智能窗。该超结构中数百纳米的液晶微区自组装是散射近红外光的关键,有效降低夏季室内温度,减少制冷用电而产生的碳排放。
6. Jianfeng Zhang†, Cuiling Meng†, Valerii Vashchenko, Olena Vashchenko, Jincheng Huang, Le Jiang, Dingjian Zhou, Meng Zhang, Rongsheng Chen, Fion Yeung, Hoi-Sing Kwok, Ping Xu, Guijun Li, Strong Linearly Polarized Photoluminescence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zobenzene Dye Functionalized Halide Perovskite for Display Application, Adv. Opt. Mater. 2020, 8(7), 1901824. (IF = 10.05)
7. Cuiling Meng, Man-Chun Tseng, Shu-Tuen Tang, Hoi-Sing Kwok, Optical Rewrit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out a Front Polarizer, Opt. Lett. 2018, 43(4), 899-902. (IF = 3.56)
该系列代表工作6&7通过构建不对称配向液晶层结构,实现了超高分辨率的、可重构的、光场实时刷新显示的光子纸,为可重构更复杂精密的超结构指明了方向。 此外,申请人基于该机理制备了领域内同期具有最高极化度的光致发光膜以及最高 二色性比的光轴完美连续变化偏光膜。
主持/参与项目:
1. 2025年-202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62475038)[主持,在研]
2. 2023年-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主持,在研]
3. 2023年-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青年项目 [主持,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