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静轩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教授

性别:男

毕业院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哲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人员

所在单位: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入职时间:2022-11-01

办公地点:科研4号楼B区 411

扫描关注

教师博客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师博客

2025年V-Lab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5-01-13   点击次数:

Interests: the polaris guiding where to explore(兴趣问题是指引求索方向的北极星)。

在2025年的开端之际,V-lab的每位成员都提供了一个我们近期“最”感兴趣的问题,汇总如下:


A. 专业技术类(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具体问题,共7个)

    1. 光场维度拓展能为光电子技术带来哪些新的突破?

    2. 如何充分利用电子的多维电学参量来提升光电器件对多维光场参量的感知能力?

    3. 如何定义多维光场感知器件的Figure of Merit?

    4. 如何从微观物理机理角度更深刻理解某些随机排列纳米线中呈现出的光电偏振敏感特性?

    5. 如何通过在非厄米光学系统中构造和调控奇异点来实现光场参量的高精度超灵敏探测?

    6. 基于二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产品化前景如何?

    7. 以星链为主的低空卫星通信网络是否可以真正替代以光通信+基站为核心的现代通信网络?


B. 科研方法类(关注研究能力提升的方法论问题,共7个)

    1. 如何提升科研中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2. 如何将文献研究、个人兴趣和学科趋势相结合,确定可持续的研究课题?

    3. 如何有效融合艺术创作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在跨学科交叉领域开展具有原创性的探索研究?

    4. 如何适应从本科到研究生的思维方式转变?

    5. 如何实现从科研模仿到科研创新的转变?

    6. 如何建立从选题到论文的完整科研思维体系?

    7. 本科科研,如何实现能力与思维的双重提升?

C. 个人成长类(涉及个人发展、思维转变的普适性问题,共9个)

    1. 大学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2. 如何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转化为可持续的职业竞争力?

    3. 如何在“卷”与“被卷”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4. 在就业选择方面,如何定义一份“好”的工作?

    5. 研究生阶段如何精准定位个人发展路径并优化时间精力分配?

    6. 科研团队中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团队协同的最优平衡?

    7. 如何在科研历程中实现从兴趣维持到热情迸发的动力升级?

    8. 如何将短暂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持久的自律习惯?

    9. 纯粹的共情是否可能,还是永远无法摆脱自我投射?